李斌拍桌子:我就是王凤英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1:44 点击次数:148
李斌的刀就要真正落下来了。
来源 |轩辕商业评论
作者 |温莎
“我作为团队负责人,暴露了很多短板,辜负了大家的期待,深感歉疚,也必须为此承担责任。”
4月2日,乐道总裁艾铁成宣布离职,并留言,“相逢有时,后会有期”。
这是一个来自高层的突然决定。
一天前,艾铁成还在微博发文恭喜蔚来累计提供换电服务已超7000万次,并宣传乐道能共享蔚来能源体系。
替代艾铁成的是原蔚来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。
他的接班此前并没有风声,蔚来大多数人是当天先收到的邮件公告,然后通过后来的重要信息同步会议知晓的。
沈斐本人也是临时接到的通知。
乐道换将的消息成为李斌动刀的一个信号。
如今,蔚来的人事调整继续进行中,涵盖蔚来乐道两大品牌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仅4月以来,涉及的高管已达9人。
4月10日,蔚来发布内部邮件宣布人事变动,原用户关系(UR)负责人沈泓因个人原因将离开公司,孙明接任,向高级副总裁魏健汇报。
夏庆华接任孙明担任蔚来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,向秦力洪汇报,夏庆华不再担任乐道用户运营及服务负责人。
有离职员工在朋友圈感慨:“斌哥终于摘掉了好人的帽子。”
外界渴望看到李斌的“黑化”,这是有成功先例的。
2024年,“老实人”对小鹏汽车进行了几乎换血式的革命——
12位高管10人卷铺盖走人,600名员工被约饭“洗脑”,采购部从“龙虾鲍鱼下午茶”沦落到“瑞幸都不敢点大杯”,最终完成了小鹏汽车的涅槃。
在小鹏的翻身史上,另一位灵魂人物是。
进入小鹏后,王凤英掀起了一场\"成本革命\"。
据说,在小鹏汽车内部,只要涉及成本控制的都最终归王凤英负责,大到供应链小到员工的差旅,严控支出。
连何小鹏都感慨,“她对成本控制很凶残。”
有人将两年前的小鹏和现在的蔚来相比较。
何小鹏年初接受采访时的内容,都被解读为对李斌的“友情提示”。
外界有声音认为,蔚来汽车太需要一个王凤英了。
也许是听到了这样的声音,在一场蔚来的内部会议上,李斌直言——
“我不需要王凤英,我就是王凤英”。
只有流血的,才叫革命。
接下来,李斌的刀就要真正落下来了。
01
“该坚持坚持,该改进改进”
李斌曾说过,新品牌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,是因为创始人还活着。
这些活着的创始人都有自己的标签——
李想是“产品经理”,何小鹏是“老实人”;
而几乎伴随着蔚来汽车的成长,李斌的标签是“好人”。
员工,车主,媒体,投资人,供应商,所有接触过李斌的人,评价都是一边倒的好评。
他是新势力中唯一一个与车主打成一片的CEO。
甚至在离职员工口中,李斌几乎都是零差评的存在。
在提到李斌的时候,“迷妹”会说“谦谦公子,温润如玉”。
然而,慈不掌兵。
3月21日,蔚来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,全年净亏损达224亿元。
先不说盈利的理想和翻身的小鹏,就连曾经的小透明零跑都跑到了新势力销量榜的第一名。
在所剩不多的新势力中,蔚来似乎掉队了。
李斌的好人缘,在此时变为了一条条对蔚来的建议。
一时间“全网都在教李斌做CEO”。
“最近经常在微信上收到与蔚来公司治理相关的建议,现在每天晚上说感谢。”李斌在3月的一场沟通会上说。
对于这些来自外界的善意,李斌回应称,在蔚来汽车的历史,让主动走人的VP有 20 位以上。
“2018年9 月份我们在美国上市,上完市我赶紧裁人,把美国团队从700人减到200多人,当时这些人都是花了很多时间招的。”
李斌似乎想证明自己不是外界定义的“好人”,他对用人和企业经营有自己的认知。
“蔚来做事情是先把事情想清楚,没想明白就及时反应,这不是蔚来做事的风格,别人说一句我们就立刻动起来,这样就乱套了。”
李斌认为,蔚来汽车要该坚持的坚持,该改进的改进,该变革的变革。
既不自欺欺人,也不妄自菲薄。
02
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
李斌很早就意识到了蔚来问题的存在。
2024开年,李斌向全体员工发布的内部信中强调——
未来两年汽车行业变革将更为剧烈,竞争更加激烈。
他要求员工做好思想准备,直面挑战,并特意强调了降本的重要性。
李斌指出,过去几年蔚来的业务边界扩展很快,体系能力没有完善的情况下,很多项目因为“业务理解不深入”“管理不细致”造成了资源浪费。
因此“研发、供应链、质量、制造、销售与服务、管理与支持的每一个环节、每一笔支出都要有计算与提升投资回报的意识,都要有持续优化节约成本与费用的能力”。
“2024年,我们要坚决避免无效和低效的投入。
坚决省下不给用户和公司创造价值的每一分钱;
省下每一度不需要用的电;
省下每一张不需要的文件打印;
不浪费每一次点击与询问;
不浪费每一次用户反馈带来的产品与服务改进机会。”李斌在信中写道。
之后,蔚来汽车在内部启动Cost Mining(成本挖矿)的项目,借鉴和学习立讯精密,将成本当矿挖,省下来的就是赚的。
然而,就是在一张纸都要省的2024年,蔚来汽车进入了扩张期。
除主品牌及换电、服务体系的扩张外,蔚来还接连推出了乐道、萤火虫。
多品牌战略之下必将增加研发与渠道的投入。
节流的效果不佳,开源又不得不做。
经过了一整年布局,乐道销量不及预期,将所有积压的问题暴露出来。
2025年2月25日,一名即将离职的蔚来员工“小小蜗牛”在蔚来内部论坛“Speakout吐槽”发布长文,提出十条建议——
呼吁公司应尽快从务虚转化为务实,以市场为导向,拒绝幻想和口嗨,集中资源,直面现实。
其中包括砍掉烧钱又鸡肋的手机业务,关掉沦为面子工程的牛屋,把乐道品牌价格直接腰斩到十六七万,甚至建议“清理能力差的员工”。
几小时后,李斌在评论区实名回复:
“谢谢大家的建议,提升全员经营意识,从我自己做起。”
李斌终于开始动刀了。
“过去十年,我们在方向、愿景的部分干得不错,但是脚踏实地的行动部分,效率、成本控制、精益管理,很多人做得比我们好很多,我们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。”
仰望星空的蔚来终于脚踏实地了。
2025年春季战略会上,李斌提出了“ROI(投资回报率)至上”的原则。
蔚来供应链部门被要求将零部件成本核算精准至小数点后四位,李斌要求,钱要花在刀刃上。
3月的一场沟通会上,李斌再次表示要在企业内部形成“原子级”的降本工作,从研发到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意识。
此外,研发降本也要提上日程。
萤火虫赶上了蔚来的苦日子,发布会将在蔚来汽车的上海中心的牛屋进行。
“以前的发布会都要在外面搭台子,搭完就拆掉很浪费,而在牛屋只需要承担可能影响门店卖车的机会成本。”
李斌表示,萤火虫发布会占用牛屋的时间从 5天缩短到了2天,费用是 35万元。
而在外面办发布,一场活动要花一两百万元。
03
蔚来汽车仍有牌可打
3月一场论坛上,蔚小理三兄弟再度合影。
他们上一次见面是2023年7月15日,长春的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“中国汽车T10特别峰会”。
再上一次是2020年6月,何小鹏在朋友圈po出一张与李斌、李想并排而坐的合照,文案写道,“三个苦逼,忆苦思变”。
作为新势力的种子选手,蔚小理从诞生之日就被放到了一起,可三位创始人同框的画面并不多。
三人有限的几次合影,李斌几乎都站在中间。
可以看出作为老大哥的他,是小团队中的黏合剂。
几乎同时起步,一路升级打怪,送走了上百个新品牌,造车十年之后,三家新势力在造车思路,企业文化,未来发展上渐行渐远了。
理想汽车瞄准家庭,率先盈利,即将接受纯电大考;
MONA成小鹏翻身之作,赚钱能力还有待提高;
蔚来汽车也没有走入ICU。
其实,蔚来汽车仍有牌可打。
李斌在年初表示,2025年将是蔚来的4个大年:
技术大年、产品大年、换电站建设大年和国际化大年。
计划中,乐道品牌除了L60以外,还将上市两款家用SUV——
包括一款中大型6—7座SUV,以及一款大五座SUV。
3月17日,蔚来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。
宁德时代宣布向蔚来能源投资不超过25亿元,双方计划共同打造“全球最大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”。
4月,中东土豪和蔚来的合作加深。
中东投资势力CYVN Holdings收购迈凯伦跑车业务后,打算借助其投资的蔚来技术进军电车消费产业。
有消息称,蔚来已签约10亿欧元,用于蔚来技术支持与专利付费。
4月9日,李斌和刘强东一起吃外卖登上微博热搜,蔚来的朋友圈依旧豪华。
4 月13日下午,蔚来在上海区域的第10万辆交付达成了。
蔚来成为在上海第一个成交均价在 30 万元以上、并拥有 10 万用户的中国品牌,光环犹在。
自从2019年成为最惨的人之后,之后的每一年都有媒体“定调”李斌。
当有人问起2025年,希望自己被贴上什么标签时,李斌的回答是“最努力的人”,蔚来则要做“进步最快的公司”。
衡量进步的方式是钱。
“蔚来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。”李斌说。
今年蔚来的九款新产品将陆续交付,到四季度,蔚来的销售服务网络和换电站的建设会基本完成阶段性布局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果四季度不能如期盈利,对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、商业模式都将是非常大的考验,所以我们必须实现四季度盈利。
“如果蔚来不盈利,不能持续、健康地经营,那我作为一个CEO 是不称职的,我觉得作为大家的朋友也是不称职的。”李斌说。
蔚来最终能成功吗?
现在还不得而知,但可以确定的是,李斌已经下了狠心,就看这把刀砍的方向了。
· END ·
合 作 对 接
扫码添加投资人说运营者微信,备注「商务合作」详细沟通。
超 级 社 群
【投资人说】正在组建超级投资者社群、超级创业者社群、超级读者群、超级媒体群等,目前总人数已超1000人。
关注【投资人说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信息「进群」,与各行业精英直接交流,共同进步。
旗 下 媒 体